欢迎您来到2025 IFE广州国际健身博览会

观众预登记 展位申请
观众预登记 参展联系客服

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展会资讯

IFE健身展

新闻中心

走路就能健身?健步走也要讲究方法

2023-05-31

在众多运动方式中,健步走因其简便、成本低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,不需任何场地和设施设备,无疑是最容易实行的运动方式。

但正确走路才能起到健身效果,错误的走路姿势和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伤害身体,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。

 

动作要领

01

双臂摆动和中轴扭转

双手放松,握空拳状,肘关节既可弯曲90度左右,也可伸直——伸直摆动好处是更能增强脚掌和脚趾的力度,加大能量消耗。

双臂以肩关节为轴,前后摆动,“前不高肩,后不低腰”,即向前摆臂时,拳头不高出肩部位置;向后摆臂时,拳头不低于腰部位置。

科学健走时,耳尖、肩峰、股骨大转子在一条垂直线上,以身体中线为轴,进行垂直腰腹扭转,以便有效锻炼腰腹部、降低肥胖等发生风险。

 

02

步幅、步频、步数适中

步幅达到一定程度可牵拉盆骨,锻炼腰部,并充分调动腿部肌肉和神经,增强肌肉力量。理想步幅为“身高(厘米)×0.45”,例如身高160厘米,合理步幅为72厘米。

步频是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,可根据心率衡量,理想的步频以心率为“170-年龄”为宜,相当于120-150步/分钟。研究发现,健步走速度因年龄增长及身体素质下降而下降,同年龄段男性健步走速度较女性快。

步数也是衡量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,可用健走时间和距离度量。每周开展5天、每天30分钟(3600~4500步)的健步走运动,即可达到推荐的锻炼强度。

 

03

运动呼吸相协调

科学健走过程中,呼吸应口鼻共用,口部呼吸更多一些。

建议最好是“两步一呼吸”,只有控制好呼吸才能进行长时间运动,从而有效提高心肺耐力。

 

常见错误动作

01

身体未能直立

弯腰、驼背、低头、挺腹行走,会导致颈部、背部和腰部肌肉承受更大的压力,长时间将出现膝关节、腰椎、踝关节等部位疼痛或损伤。

 

02

快速健走后急停

健走后如果突然停下,没有慢步缓冲,也没有拉伸和放松,不利于体内乳酸的排除,也不利于体内血液从四肢回流到大脑及其他全身重要器官,更不利于髋、膝、踝等关节的保护,易致头晕眼花等脑缺血症状和其他运动损伤。

 

03

频繁屏住呼吸

憋气时机体可产生较强力量,因而在健走后期或登山时会出现憋气现象。

但如果频繁憋气,会加重机体负担,致使乳酸堆积、血压升高等,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很危险。

 

Q:每天健走步数越多越好?

每天运动量6000-10000步为宜,假如运动过度,非但不能强身,还可能损伤腿部肌肉和膝关节半月板。

Q:清晨最适合健走?

清晨其实并非最佳运动时间,建议选7:00—9:00或16:00—17:00。

因清晨氧气含量相对偏低,并且彼时人体血压和血液黏稠度较高、血糖最低,易发生猝死和脑卒中。

Q:爬山是最好的健走方式?

爬山并非最好的健走方式。爬山时膝关节负重较大,且增加跌倒的风险,不适合老年人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。

 

编辑:徐悦琳

资料:沪小康-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

图片:图虫创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