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16
10米跳台决赛,五个动作三跳满分!东京奥运会上,14岁少女全红婵一鸣惊人,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,让五星红旗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高高飘扬。与此同时,作为大师兄的谢思埸也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两枚金牌,实现了奥运会、世界杯、世锦赛的3米板大满贯。
从业20多年,魏东凌自1997年临床医学毕业后便进入二沙运动训练中心体育医院,成为这里的一名队医,并长期活跃在运动队一线。本期访谈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走进魏东凌的“运动康复世界”,深入了解他的从业点滴和行业见解……
“对于运动员来说,运动康复的关键在于运动损伤的康复和运动表现的提升,这是一个系统化、专业化和长期化的过程。”因此,运动员的运动康复实际上是渗透在日常训练、饮食和预防等多个方面,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身体及训练情况,通常需要借助问卷调查、动作筛查、专项多发伤病筛查及临床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伤病筛查与预防,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、规划预康复的个性化方案。“在运动队里,伤病是永远无法规避的,但我们希望尽可能做好伤病预防工作,降低伤病率,在提升运动表现的同时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。”
而谈及针对运动员的“一对一盯梢”,魏东凌指出这更多是针对职业运动员而言,尤其是在重大比赛前后,“平时训练时对运动员医务监督不需要过渡精细,但涉及到像奥运会这样的比赛,我们就得盯的非常细,除了睡觉之外的其他时间,队医和运动员基本上是形影不离。”这里,他还幽默形象地将重大比赛比喻为高考,并回忆起了自己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与“梦之队”并肩作战的场景。“我当时主要负责‘盯梢’谢思埸和全红蝉,争取让谢思埸能够拿到两枚奥运金牌,而且他也比较自律,在饮食等各个方面基本上不需要我操心。”在比赛之外的日子里,魏东凌等人也对运动员保持着密切关注,争取做到尽早预防、及时发现、高效治疗。
大众运动康复相对而言要更为宽泛、自由,一般包括自发性和专业性介入两个方面。从自发性的角度来说,广场舞、团操、八段锦等都是大众进行自我运动康复的一种,它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专业运动康复从业者的指导。而从专业性介入的视角来看,往往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细分。
从中医门诊到健身中心再到运动康复工作室,在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,国内运动康复行业的发展相对较快,并呈现整体向上的前进态势。“以前社会对于运动康复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,像我们熟知的中医门诊,比如针灸、跌打按摩等都是早期中国式运动康复的一个体现。到后面逐渐出现了健身中心,它很多就是专门划出一小块区域,那么慢慢地这些区域就开始发展成为专业的运动康复工作室。”
作为一名运动康复从业者兼运动队队医,魏东凌表示目前国内运动康复行业仍存在发展不均问题,其中相对典型的便是针对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康复体系相对完善、系统,但大众运动康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对于任何经历过运动康复的人来说,运动康复似乎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疼痛、焦虑、迷茫等各种不安时常成为他们的“梦魇”,但正如魏东凌所言,“运动康复的对象是人,我们不仅要治愈他们的生理伤病,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,成为他们最坚定的守护者。”文章图片来源:受访者提供